人物資訊>>正文
戳中淚點!扶貧干部兒女空間表白父親“爸爸,我想你啦!”
“爸爸,我想您啦!您去參加扶貧工作時,我才高到你的肘丫;現在,我已長齊您的花發……”最近在三都的朋友圈,這首扶貧爸爸的散文詩火了,樸素的言語間,一字一句流露出的都是女兒對爸爸滿滿的思念,這詩中的“扶貧爸爸”到底是誰?我們的記者找到了這位了不起的爸爸。

詩中所呼喚的扶貧爸爸是我縣周覃鎮心合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徐繼澤。2016年4月,他接受組織安排,從黔南州委政研室派駐到三都縣駐村,3年多來他一次又一次缺席女兒的家長會,他甚至不知道女兒在哪個班級,但村里的扶貧會他卻從未缺席,哪家有幾口人,養了幾只雞,他都了如指掌。“當我看到女兒寫的這首詩之后,我覺得她寫的都是實話,特別是有一年我請假去參加她的家長會,真的找不到她的班級在哪里。等她長大之后,她會理解爸爸的工作,也會理解脫貧攻堅工作的偉大。”黔南州委政研室派駐周覃鎮心合村第一書記徐繼澤說。

女兒詩中一句簡單的“爸爸,我想您了”,道出了女兒多少個日夜對父親的想念、對陪伴的渴望,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他有太多遺憾和愧疚,他覺得他不是一個“合格”的爸爸,也不是一個“合格”的兒子,在父親生病住院的時候,他都沒能回去看一眼。然而,在心合村的群眾的心里,他卻是一個不計較個人得失,只為溫暖村里老幼的優秀書記。駐村以來,為了方便開展工作,他自費購買了一輛電瓶車,每天他都騎著電瓶車穿梭在心合村的組組戶戶、田間地頭,訪民情、記民需、解民意,厚厚的一摞工作記錄本,記錄著他與群眾近距離談心的點點滴滴。

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,但當聽聞村里輟學打工的孤女小薇的凄涼身世,看到村里患重病的小確變賣家產治病導致家里一貧如洗的時候,他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。后來,經過他多方協調,小薇順利重返校園,小確家也成功申請到了低保,緩解了家里的窘境。駐村期間,他還組織捐款慰問受災戶,協調經費2.6萬元用于更新村里學校的課桌椅,先后私人借款幫助企業和創業青年周轉資金渡過難關,給聾啞五保老人送鞋、送溫暖····如今的心合村,儼然已成了他的第二個家。“徐書記對我們很善良、很貼心,為我們人民服務,每天都在為我們農民著想,非常感謝他。”周覃鎮心合村村民韋榮確說。

在同事的眼中,他是一個強建心合村黨員干部堡壘的“引航標”。他規范了心合村的“三會一課”制度,定期組織召開黨員大會,并組織黨員干部和群眾到外縣觀摩考察、學習,不斷激發干群內生動力,發展產業、開拓脫貧致富路。他以身作則、恪盡職守,為村支兩委、黨員干部們樹立模范榜樣。“徐書記是我們整個心合村的催化劑,能帶動每個隊員和挖掘每個隊員的潛質,把我們最大的長處發展出來,讓我們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最好、最優。”周覃鎮駐村工作隊隊員陸躍帥說。

駐村三年多來,徐繼澤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帶領心合村“兩委一隊”攻克脫貧攻堅戰中的一道道難關,破解一道道難題。先后籌集、協調各類物資、慰問金30余萬元;爭取落實并建成基建類項目8個,總投資332.2萬元;實現了心合村組組通公路、寨內硬化、太陽能路燈“三個100%”全覆蓋;爭取并落實產業項目5個,投資308.7萬元;完成黃桃種植989畝,辣椒種植810畝,綠殼蛋雞養殖14644羽,稻田養魚566畝、生態豬養殖1080頭,黃牛養殖310頭。并積極引進公司入駐心合村,發展中藥材、茶葉、林下養雞等特色產業,使心合村貧困發生率由三年前的27.16%下降至2018年的2.52%。“徐書記在每一方面都非常地用心、用情、用力、用勁,在他的帶領下,我們的團隊變得非常有力。”周覃鎮心合村支書潘承吉說。“駐村三年多以來,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,每戶群眾家里的實際情況都不同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我們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為群眾著想,才能了解他們的思想和需求,才能更好的、有針對性的開展幫扶工作。”黔南州委政研室派駐周覃鎮心合村第一書記徐繼澤說。

“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”,徐繼澤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,也是在扶貧工作中給予他動力的導向標。他是州級派到三都來駐村時間最長的兩個第一書記之一。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,他“舍小家為大家”,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,同全縣上下所有扶貧干部一樣奮力前行,站好脫貧摘帽的“最后一班崗”,用心、用情踐行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,做群眾的貼心好書記和脫貧致富的引路人。“我在這里想對家人、特別是對我的女兒說,雖然爸爸不能經常去看你,但是爸爸永遠關注你,你是最棒的,加油!”
責任編輯:張陽
延展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