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從你們駐進我們和平村以來,為我們這里的窮苦老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,真是我們窮苦人民的太陽。太陽出來了,讓我們這邊遠山區的窮苦人民群眾改變了歷來貧窮的家鄉面貌……我們內心萬分感謝黨的政策,感謝全體領導干部……”
村民把感謝信送給駐村工作隊員
2019年歲末,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,送到了三都水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大河戰區和平村駐村工作隊指揮部。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,曾經貧窮落后的邊遠民族村寨和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“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期間,陳松同志因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,岑明健同志在村里開展相關工作結束后,心系移民安置點群眾入住情況,在從村里趕往移民安置點的路上發生車禍導致骨折,單身母親沒時間照看小孩,全家都在脫貧攻堅一線很難團聚等等,”三都自治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張如何說,這封“感謝信”正是局里所有駐村隊員克服各種困難,扎實駐村,用心用情,換來群眾的認可和肯定,是激勵我們更加堅定苦干快趕、艱苦奮斗、干事創業的決心。
海拔介于820~1600米的和平村,是三都自治縣海拔最高的村子。在這片33.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世代居住著水族、布依族等民族,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寨。
駐村工作隊員在和平村指揮部
如今的和平村由原來高原村、江葉村、敖寨村、苕寨村、涼山村、轎山村、相坪村和新江村6組撤并組建而成,國土面積33.71平方公里,全村共有33個村民小組,46個自然寨,1463戶6483人,全村黨員共有148人。
行政區劃調整后的和平村,2018年底,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5戶2369人,已脫貧442戶1877人,未脫貧133戶492人,貧困發生率8.18%。2019年計劃脫貧105戶409人,未脫貧戶28戶83人,脫貧后貧困發生率降至1.38%。
為了讓偏遠的民族鄉村早日擺脫貧困,與全縣一道順利建成小康社會,2019年初,根據三都縣委、政府的安排,和平村的扶貧工作人員由該縣自然資源局派駐的36名干部,大河鎮派駐的9名干部和村兩委9人組成。
和平村首任駐村工作隊隊長、三都自治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吳宗但告訴記者,和平大村的人口多,地域廣,脫貧攻堅面臨的形態多樣,形勢嚴峻,唯有盡銳出戰,才能完成好縣委政府交給局里的艱巨任務。
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與茶農在一起
一年來,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各項工作要求,依照問題清單找差距,完善脫貧基礎,補齊問題短板,不斷鞏固和平村脫貧攻堅成果,確保和平村脫貧摘帽高質量地順利進行。
在隊伍建設方面,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機制,明確除日常需開展內業填報相關材料外,要求駐村工作隊隊員一律離開駐地,將脫貧重點工作和著力點前置下沉,放在農戶家里、田間地頭及茶園。為不影響老百姓生產,駐村工作隊將工作時間延伸至晚上,通過“三會一講”(院壩會、田間地頭會、村組會、政策宣講)的形式,走進老百姓家里、走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、走入老百姓心里,與老百姓交心談心,宣傳扶貧政策思想,幫助老百姓扶智立志。
工作中,工作隊緊緊圍繞“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”核心指標要求發力,走訪入戶了解基本情況,落實“信息精準一致、農戶電子檔案、全農戶脫貧指標、就業產業收益臺賬、群眾自治管理、網格員面向群眾述職”六個全覆蓋,實現精準有效管理,村級戶戶過堂評議大會研判分析。
產業發展是群眾實現脫貧的重要支柱。一年來,工作隊實施了苕寨、相坪等村茶葉種植項目,發放安吉白茶苗35萬余株,新增種植面積896畝茶葉;通過技能培訓、院壩會、村民大會、日常監督等方式,引導群眾做好茶葉規范管理,開茶葉種植技術培訓班2次,培訓人數120人;編發招工信息解決茶農采摘春茶用工問題,通過招工信息應聘的采茶工500人次;積極對接茶葉收購商,解決茶葉產銷問題,2019年安吉白茶價格穩定在每斤10元左右,每天收入穩定在90元左右,春茶成交量日均1.5噸以上,群眾穩定增收。
院壩會
基礎設施方面,工作隊組織實施了非貧困村轎山村土地整治項目,修建生產便道4050米,生產水道6520米,覆蓋茶葉面積1250畝,良田350畝,使得轎山村932人受益受惠;實施了非貧困村苕寨村1-9組寨內道路硬化5000㎡,苕寨1-9組路燈照明全覆蓋,共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,解決苕寨村194戶857人的出行問題;開展了敖寨村1、2組通組公路項目掃尾和轎山6組通組公路建設,共計3公里,打通敖寨與轎山小村通行的最后3公里;開展了苕寨村村8、9組產業道路建設,涉及受益群眾43戶222人;完善了轎山村串戶路硬化面積3000㎡,并安裝太陽能路燈130盞,受益農戶203戶998人;相坪村串戶路硬化面積1000㎡,并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,涉及農戶108戶449人,群眾出行更加便利;新建敖寨村活動場所一個,群眾滿意度得到提升、民情民心更加凝聚。
住房保障方面,全村易地扶貧搬遷162戶711人(其中建檔立卡147戶620人),已搬遷入?。ù蠛影仓命c)155戶683人(其中建檔立卡140戶592人),已完成易地移民搬遷拆除復墾復綠19戶1404.5平方米。完成2018年224戶危房改造掃尾工作,2019年2戶危房改造實施,14戶透風漏雨專項整治及部分人蓄混居。
醫療保障方面,工作隊積極開展合醫收繳工作,貧困戶參合率100%,非貧困戶參合率達95%以上,引導幫助群眾完成醫療報銷、醫療救助政策享受;在教育保障方面,完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高中以上學生教育資助宣傳和申報工作,排查和摸底義務階段輟學學生,教育幫扶政策132戶157人,幫助完成補償教育1人,積極勸返4人;社會保障方面,工作隊積極開展了2019年低保提標核查工作,將因病、因殘、因學、因意外事故導致收入不達標的家庭按程序納入低保兜底,確保這部分家庭收入達標,完成低保提標工作148戶390人。
共同美化家園
扶貧先扶志,扶貧必扶智。工作隊通過院壩會推進“村規民約”100%全覆蓋,成立群眾自治管理小組和監督小組,通過群眾自主選擇凝聚自治管理功能,從村容整治、用水管理、公益事業、紅黑榜單等工作為切入點,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,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和自治意識,實現村寨衛生常態化整治;通過引導“鄉賢會”等方式,聚集鄉土賢達人士力量資源和社會力量,按照“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、有崗出崗、有智出智”思路,廣泛發動社會參與脫貧攻堅和文明鄉村建設,協調社會幫扶情況。通過聯系和引導社會企業、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開展脫貧攻堅幫扶;協調民盟貴州省委科技支部資助解決和平村貧困學生14人,在“六一”兒童節慰問貧困學生20人,共計4000元;動員部分砂石場幫助解決和平村400余方砂石用于和平村串戶路硬化和危房改造,協調磚廠幫助磚25000塊用于和平村貧困戶危房改造;協調社會企業在“扶貧日”捐款共計58500元,動員機關干部捐款5550元。
“目前,全縣正處脫貧摘帽的關鍵時刻,局36名脫貧攻堅駐村干部,將以更加堅如磐石的信心,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,鼓足干勁,為全縣圓滿脫貧摘帽,取得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絕對勝利而不懈努力奮斗?!眳亲诘V定地表示。